南京征婚相亲网

标题: 铜陵欲“鲸吞”枞阳与池州合并?区划调整之争或再现安徽两会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信息发布员    时间: 2015-1-14 19:51
标题: 铜陵欲“鲸吞”枞阳与池州合并?区划调整之争或再现安徽两会

  两周后即将启幕的安徽省“两会”,行政区划调整料将成为热门议题之一,特别是安徽西南部的枞阳划入铜陵之争。

  进入1月份,中国政治进入地方“两会”时间,安徽省“两会”也将分别于1月25、26日开幕。

  2014年12月17日,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闭幕,会议决定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015年1月26日召开。

  2015年1月8日,安徽省政协十一届十次常委会议开幕,会议决定1月25日在合肥召开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。

  在历年举行的安徽省“两会”上,行政区划调整均属热门议题之一。

  早在2012年2月,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就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,发表了《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》的大会发言,从全省角度提出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,其要点包括:

  1.扩大中心城市规模,铜陵、池州合并,设立铜陵市,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,设陈瑶湖区;淮北、宿州合并,设立淮北市,原地级宿州市全部划入,恢复县级宿州市;长丰县北部(含县城)划入淮南市,设水家湖区;凤阳县划入蚌埠市;绩溪县划入黄山市;东至县划入安庆市。调整后,全省地级市由16个减少到14个。

  2.扩大设立县级市,对县城人口、生产总值等基本达到条件的,争取设置为县级市,完善城镇结构体系。对县级市,逐步放权,最终享受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。

  3.逐步规范政区设置,解决“市县同城”、“一市一区”、“飞地插花”、“名不符实”等问题。

  澎湃新闻检索发现,这份大会发言的主要起草人为铜陵市政协副主席、民革铜陵市委会主委吴少文。

 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的变化,特别是在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,安徽一些省辖市关于调整行政区划的呼声就不断,这其中又数铜陵的需求最为迫切:近10年来,安庆下辖的枞阳全县或其部分乡镇划入铜陵的传言一直不断。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,这一传言更是达到了最高峰。

  “以前是一年传一回,去年(2014年)是一个月传一回。”安徽一位政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。

  关于调整行政区划,在铜陵的官方表述中一般采用“敏感性”较弱的另一种说法:跨江发展。

  比如,同样是在2012年2月召开的安徽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,该省政协委员王祥生就提交了《关于支持铜陵市跨江发展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的大会发言材料。

  《建议》称,铜陵市地域狭小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经济发展的可利用空间已经十分有限。而铜陵市对江安庆市枞阳县,土地广阔,经济相对落后,可容载的经济总量非常大。铜陵市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,必须跨过长江。铜陵长江大桥早已经把两岸联通,新的铜陵长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正在加紧施工,两岸已经具备了共同发展的基本条件。

  《建议》直接提出了实施区划调整的两种办法:一是把枞阳县整建制划给铜陵市管辖,彻底解决铜陵市地理面积过小、人口过少、难以继续快速发展的问题。二是从枞阳县切几个乡镇,再把普济圩农场整体划转给铜陵市管理(2012年7月已划入——编者按),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铜陵市跨江发展的土地、人力资源等问题。

  于铜陵而言,通过枞阳划入实现跨江发展,已是其多年梦想,近年来这一梦想更是愈发强烈。

  铜陵市政府官网显示,2010—2015年六年来的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,其中四年(2010、2012、2013、2015)均提及“跨江发展”,2010年更是提到三次,并被称为“跨江发展突破年”。

  铜陵的跨江发展,其直接客观结果就是“吞并”或“肢解”枞阳,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。

  近年来,在安徽皖江城市带的经济格局嬗变中,铜陵崛起、安庆式微的格局不断突显,安庆带动其下辖县域经济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质疑。

  统计数据显示,2008年,芜湖GDP总量首超安庆,位居全省第二。2006年至2008年三年间,芜湖GDP年均增幅达到15.9%,而安庆则仅为12.3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
  被芜湖赶超的这一年,安庆GDP增速更是跌到了谷底,成全省倒数第二。

  安徽省城市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年底发布的《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》显示,安庆在9市排名中比前一年再跌3位,仅列倒数第二。

  与安庆下滑的经济排名相对应的是,枞阳(长江)对岸的铜陵近年来则发展得风生水起。

  2013年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5年来,全市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79亿元增加到610亿元,财政收入由50亿元增加到127亿元,分别增加1.2倍和1.5倍。

  2012年铜陵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83000元和17000元,是2007年的2.1倍和2.5倍。5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8亿元,是2007年之前历年投资总和的3.2倍。

  虽然到2013年铜陵的GDP总量仍不足安庆的一半,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,位列安徽全省第一,甚至与上海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。

  铜陵人均GDP之高,也与其人口太少密切相关。

  虽然是一个地级市,但铜陵仅辖一县三区、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面积1200平方公里,人口74万。

  与之相对照的是,安庆现辖桐城、枞阳、宿松等11个县市区,数量上居全省第一,并代管皖河农场。全市总面积1.53万平方公里,201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。

  其中,仅枞阳一县,就“雄踞”国土1800平方公里,人口96万。

  巨大反差之下,枞阳广袤的发展空间,雄厚的人力资源,毫无疑问地成为铜陵跨江发展的深层动力源。

  最近两年,在新主政者的带领下,安庆各项经济指标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(2013年利用市外资金增幅全省第一,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全省第二),但大的竞争格局已然形成,安庆想要彻底改变并非易事。

  不过,面对铜陵的咄咄之势,安庆也并非毫无作为。

  2014年12月,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导的“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规划”(以下简称“规划”,安庆别称“宜城”)出炉,安庆提出了自己的“跨江发展”主张。

  安庆此举,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“对抗”铜陵“鲸吞”枞阳的最新公开反制措施。

  规划将安庆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新型中心城市,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互动发展的节点城市、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、皖西南的中心城市、领衔安池铜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。安庆将携手芜马、一体铜池融入区域,并“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话语权”。

  规划划定,大宜城核心区范围约1820平方公里,包括安庆市辖三区、皖河农场和枞阳、怀宁两个县城所在地镇。

  空间布局上,规划提出通过重点空间识别进行三步走:一是壮大中心城区,与怀宁、枞阳一体化发展,加快建设大宜城;二是依托合安九交通发展走廊,促进怀潜桐一体发展,带动全城;三是谋求跨江联合发展,带动和辐射池州等周边地区,加快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。

  外界无法清晰知晓的是,安庆最新提出的“跨江发展”,与铜陵梦想多年的“跨江发展”,其内涵与外延有何异同。

  在即将到来的安徽省“两会”上,两地的“跨江发展”之争,又将如何发酵?







欢迎光临 南京征婚相亲网 (http://www.nanjing2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